来广州按摩会所体验茶道是种什么感觉?
数年前,我和朋友初提“广州茶道”时,
朋友多会定睛看我一下,反问一句“茶道?”
其中的表情很丰富,有的懵圈又好奇,
有的觉得茶道离自己很远而茫然……
确实,从盛唐文化鼎盛时兴起的“茶道”,
自晚清衰微后,
至今虽有萌芽,却还未回归到生活中。
故一提“广州茶道会所”,
勉强可联想到的是
一套讲究而繁复的喝茶礼仪,
或流于“禅茶一味”的概念,
却与生活没多大关系。
好在,
似乎人类血脉里有着或多或少的茶基因,
以茶待客是礼数,
日常喝茶也从中国风靡了全世界后
又回流到越来越多的国人生活中。
我喜欢喝茶
是从起初闻到散发于空气的茶香开始,
但闻多了发现如久入兰室反不觉其香,
渐而留意到品茶时寻唇齿留香的感觉。
当喝“茶道茶”时,觉得很特别,
喝久了也忽略了它的茶香,
更多的是感受那茶气融入茶汤后
进到体内的层层交融。
现在身边越来越多茶友
关注茶汤饮入身体的感受,
这与唐时茶道重“身体感觉”
而修身至养性的前段不谋而合。
新“茶道茶”喝起来好像什么也没有:
没有普洱的仓味,也没什么香味,
甚至水体轻盈得只是划过了舌腔,
没有一丝挂口杂味,干干净净、清清爽爽;
再一品,
这一口茶,其实什么也都在里面了:
普洱老生茶的
醇、滑、透、甜又分明呈现其中。
吞一下口水,发现口腔里回甘,
生出一股细细的甘甜津液。
没有或香或霸气的惊艳享受,却舒服妥帖。
真水无香,
忽从这新“茶道”中找到一点
“喜怒哀乐之未发,谓之中;
发而皆中节,谓之和”的感觉,
原来概念里的“致中和”
一下在生活中有了一种参照,
变得真实生动起来。
如今,哪日没有喝上“茶道”茶,
会觉得缺了点什么。
当工作生活“压力山大”时,
喝一喝新“茶道”,深深地吐吐气,
放松些,将散乱的心神聚集一处,
往中和上调调频,压力转成动力。
一泡温润的新“茶道”,
来广州按摩会所里面体验茶道成了我每月生活的一部分。